在生活中,忙碌的父母常常由于一时的紧张而造成不可逆的后果。近日,淮安一位妈妈李女士就由于一时的心急,将外用消毒药碘伏错当成了止咳糖浆,喂给了自己的8个月大儿子小乐。这一事件引发了大家的关注,也让许多人深思。难道在忙碌中,家长就不能更留心吗?
误服事件的经过
事务发生在16日下午,李女士抱着小乐急匆匆地赶往医院,声称误将碘伏喂给了孩子。原来,几天前,李女士的大女儿不小心划伤了手,她特意去药店买来了碘伏来给女儿消毒。然而,当她发现小乐因受凉咳嗽时,手里只有那瓶碘伏,于是她在极其匆忙的情况下,竟然拿错了药品。当她觉悟到错误时,已经是为时已晚,孩子正在哭闹。这样的情况,真让人想问:在照顾孩子的经过中,为什么总是会出现这样的“乌龙”呢?
医院的紧急处理
当李女士赶到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时,医生和护士们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。经过初步检查,医生发现小乐的生活体征都比较正常,然而为了安全起见,医生还是决定为小乐进行洗胃。洗胃这个经过可不轻松,小乐痛苦地哭喊,而李女士则在旁边一边安慰一边抹泪,心里无比焦急。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和处理,幸运的是,小乐并未受到明显伤害,李女士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。这样的经历,许多家长都带有体会,对吧?
家庭用药安全的重要性
其实,家中的药品管理非常重要。医护人员指出,儿童误服药物的事件并不少见,尤其是家长在外用药时禁不住心急。在寒暑假期间,因误服成人药物而就医的孩子尤其多。对此,李女士也表示,今后一定要更加留心,确保药品分开存放,尤其是在有小孩的家庭中,药品的安全管理不可忽视。我们不禁要问,家长们是否应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药品呢?
小编归纳一下
每位家长都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照顾,然而生活中的忙乱与压力难免让人失误。这次李女士的错误提醒我们,家庭药品的安全存放和分类是多么的重要。教育孩子同时,也要教育自己,提升警觉性,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。毕竟,孩子的安全才是父母心中最大的牵挂。希望所有家长都能谨记:小心驶得万年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