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,家人与民族似乎是被连在一起的情感纽带。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位抗战烈士查巨成,他在家书中写下“国不保家何能存”的话语,不禁让人唏嘘感慨。这既是对家庭的深情流露,更是对民族责任的郑重承诺。
家书中的温情与牺牲
查巨成,这位来自湖北的抗战英雄,曾在离家求学后加入红军,参与了无数次战斗。他在家书中对妻子刘俊卿表达了浓浓的思念,甚至请她为自己缝制双布鞋。想象一下,当他在枪林弹雨中作战时,心中依然惦记着那双充满温暖的家乡布鞋,心中那股子对家的挂念可见一斑。
然而,情感的表达背后,是他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。正如他在信中写道:“奈国难当头,国亡无日,不能保国,安能保家?”这样的豪情壮志,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无法割舍的爱。失去家乡、失去亲人,换来的将是家国的沦陷;这样的选择,真的是许多抗战烈士所共同经历的。
战争的残酷与选择
在1940年,查巨成在前线中弹牺牲,年仅36岁。他的牺牲无疑是个家庭的悲剧,却也是民族的荣耀。我们想问,如果面对战争,你能否像查巨成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行?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,大众的选择往往关乎生死,也成就了历史的篇章。
对于查巨成的家人来说,失去他不仅是情感的分离,也是生活的重创。尤其是他的妻子,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,背负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家庭的重担,成为了时代的见证。然而,正是这种巨大的牺牲,才让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安宁年代。
传承与记忆的价格
查巨成留下的不仅是家书,更是一种灵魂遗产。他的事迹值得我们铭记,值得我们在每一个历史的节点去回望。在这个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日子里,让我们通过查巨成的故事,看见那个年代大众对家国的深切思索。
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与奉献,我们今天的生活,又将会是怎样的呢?这样的思索,不禁让人感到沉重,也让人对现在的生活更为珍惜。面对生活中的小纠纷,我们是否也能从这种无畏的牺牲灵魂中获得勇气,去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?
小编归纳一下:铭记历史,珍惜当下
查巨成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的,绝不仅仅是一段历史,而是一种灵魂的传承。他在信中所表达的情感,让我们认识到在民族危难之际,个人的牺牲是多么的珍贵。国虽远,家在心;国虽亡,家在哪里?这不仅是查巨成的信念,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铭记于心的责任。
如今,我们在享受安宁与快乐生活的时候,不妨停下脚步,回头看看那些用生活捍卫民族与家庭的英雄们。正是由于有他们的坚守,我们才能拥有现在的宁静。让我们铭记这份厚重的历史,珍惜身边的人,共同奋斗,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。